滦医科普
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,肾脏功能逐渐衰退,影响身体的代谢和排泄功能。饮食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合理的饮食不仅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,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要点。
一控制蛋白质摄入
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无法正常代谢蛋白质产生的废物,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。因此,需要根据肾功能状况和身体需求,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量。一般来说,建议选择优质蛋白质,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鱼肉等,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较多,生物利用率高。像豆类及其制品等植物蛋白,虽然也是蛋白质的来源,但相对质量较差,应适当限制。例如,肾功能轻度受损时,每天每公斤体重可摄入 0.8 - 1.0 克蛋白质;中重度受损时,摄入量应减至每天每公斤体重 0.6 - 0.8 克。
二限制钠的摄入
肾衰竭患者常伴有水钠潴留,容易引发高血压和水肿。为了减轻肾脏排水排钠的负担,要严格限制钠的摄入。日常饮食应少用盐,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 3 - 5 克。同时,还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,像咸菜、腌制品、罐头食品、方便面等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钠,应尽量避免食用。可以使用醋、柠檬汁、香料等替代盐来调味,增加食物的风味。
三调整钾的摄入
肾脏排钾能力下降,慢性肾衰竭患者容易出现血钾升高。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所以,要根据血钾水平调整钾的摄入。如果血钾正常,可适量食用含钾中等的食物,如苹果、梨、胡萝卜等;若血钾偏高,则需严格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,像香蕉、橙子、口蘑、紫菜、菠菜等高钾食物应避免食用。在烹饪蔬菜时,可先将蔬菜切成小块,用开水焯烫后再进行烹饪,这样能去除部分钾。
四控制磷的摄入
肾脏排泄磷的能力降低,血磷升高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,加重肾性骨病。患者应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,如动物内脏、坚果、全谷物、碳酸饮料等。选择低磷的食物,如蛋清、冬瓜、苹果等。必要时,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磷结合剂,帮助降低血磷水平。
五保证热量供应
为了维持身体正常运转,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。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。可选择大米、面粉等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,适当摄入植物油来提供脂肪。但要注意,脂肪摄入不宜过多,尤其是饱和脂肪酸,以免引起血脂异常。
六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
由于饮食限制,患者可能会缺乏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。应适当补充 B 族维生素、维生素 C 和叶酸等。可通过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获取这些维生素,但要注意根据钾的摄入量选择合适的蔬果。同时,遵医嘱补充钙剂,以维持钙磷平衡。
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,且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,饮食方案也应个体化。患者应与医生和营养师密切配合,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,并严格遵守,以延缓病情进展,提高生活质量。
撰稿:中西医结合科 霍金龙